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開戰

關燈
開戰

旬靖之戰來得突然,兩方卻似積怨已久,軍前叫陣罵得極兇。

仿佛有什麽殺父之仇似的。

“要說起來,老旬王確實是邵奕設計殺死的。”

戚言挑了挑燈芯,燭光搖擺一陣,明亮了些。

冬夜寒涼,戚言身上搭了件狐裘披風,案邊擺著一盆炭火,燒得正旺。

襄世子坐在她對面,此時聞言,十分詫異:“還有這事?”

他白日待在校場,夜裏卸了甲,又換回素色的文人裝扮,看起來溫文爾雅,不見半分殺伐之氣,倒似個執筆的書生。

他疑問:“靖王為何要這麽做?算起來,兩國還有姻親,背地裏竟下這等暗手。”

“說來話長,”戚言手裏捧著暖爐,慢條斯理道,“中州之地,禮儀之邦。百餘年前,雖天子王室初顯頹勢,卻禮樂尚在,諸侯列國間,哪怕打仗,也要講究禮儀二字。”

戰前要派遣使者,遞送戰書,闡明交兵原由。至兩軍對壘,要等雙方都擺好了陣勢,鳴鼓宣戰,待對方應戰之後方可沖鋒。

不加喪,不因兇,冬夏不興師。戰中若遇敵方國君,不可進攻,還需行禮。逃兵不可窮追,若是俘虜了白發老兵,還得送還敵國。

條條框框,不勝枚舉。

只是隨著國力增長,各國間的傾軋日益嚴重,諸侯稱霸中州的野心致使戰火愈燒愈烈,老一套的戰爭禮儀早已被拋之腦後。

而今,為國君所看重的,是兵法與計謀。

“旬國地處偏僻,國人多為游牧出身歸化而來,故此常被中州諸國唾為蠻夷,歷經數代國君,仍不能令世人改觀,索性坐實了聲名,當個徹徹底底的蠻子。借著騎兵悍勇,戰法又是沒臉沒皮,反倒打得諸國敬畏不已,成了中州數一數二的大國。”

夜深了,愈發寒涼幾分。

戚言轉了轉手中的暖爐,將身上的狐裘扯緊了些。

公子煜見狀,默不作聲地往火盆裏又添了幾塊木炭。

盆中的火苗本已暗弱不少,新炭與老炭摩擦,揚起一小片火星,火舌緊跟在後面攢動起來,周邊霎時攏起一陣暖意。

戚言的聲音也舒緩下來。

“旬國一連三任國君都是徹頭徹尾的武夫,盡管在沙場上大占優勝,待諸國都有樣學樣地舍了禮儀之後,倒也能和他打得有來有往。唯有上任國君,文武兼修,重用兵家與法家,興兵興變,國力大盛,一時間旬國於中州勢頭無兩。”

公子煜思索著道:“此事距今,相隔不過數年,我也有所聽聞,旬國變革雖成效卓著,卻於貴族利益有損,因而阻力極大,幾乎全賴先君一意推行。”

說著,他也就明白了:“旬靖兩國相鄰,靖王不願坐視旬國做大,故而設計暗殺老旬王?”

當年,旬國轟轟烈烈的變法方開了頭,旬王暴斃,連立儲的詔書都還未來得及下,世族立時推舉一位合意的新君,旬國變法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戚言點頭又搖頭:“其實最初,靖國主張結盟交好,長公子甚至主動提出,願入旬國為質,緩和兩國邦交。”

“邵奕卻向老靖王諫言,旬國霸道,縱然主動交好,卻未必與我靖國換質,靖國上趕著送上質子,豈不是自願臣服於旬,尊其為霸主?靖旬兩國同為中州一等大國,豈有此等不戰而降之辱?”

“靖王認為他所言有理,便問他有何計策,邵奕這才提出要設計殺死老旬王。”

此舉令邵奕得了老靖王賞識,卻也教許多朝臣認為,公子奕為人陰私,不可結交。

相較之下,長公子則要光明磊落得多。

因而靖王奕上位後,有諸多朝臣貴族心有不服,暗中仍然支持長公子奪位。

襄世子聽了這番話,十分好奇:“公子奕當時用的什麽計謀,若非聽姑娘說起,我甚至未有覺察。”

莫說是他,哪怕旬國人自己,也是方才被人點醒,堪堪反應過來。

戚言卻看了他一眼,道:“不知道。”

公子煜感到奇怪:“姑娘不知?”

他回憶了一會兒,道:“我記得老旬王死前,公子奕身邊智計無雙女謀士的名聲早已傳出來了。”

既然是邵奕身邊親信,這等重大密謀,怎會不知?

“我雖然追隨邵奕,卻也不是與他事事協同。那時我主張離間旬國君臣,上上之計是將那兩位兵家法家的奇才收買到靖國來。只是邵奕沒有這個耐心,也沒有識人之能,不願這麽做。”

邵奕不過嘴上好聽,將她捧得極高。

卻只在順心之時,才聽她謀劃,待兩人意見相左時,對她的話卻是句句不聽。

既然他一意孤行,她也怠於費心,再次聽聞朝中事,卻是鄰國的國喪。

戚言的聲音不無譏誚:“旬王死了,老靖王倒是高興,結果沒成想,時過境遷,自己也死在他那好兒子手裏。”

公子煜遲緩地眨了下眼睛:“什麽?”

戚言忽地笑了:“不然你以為,靖王奕得位不正,是怎麽個得位不正法?非嫡非長?如今中州列國,僭越稱王者亦不在少,還有誰會在意什麽嫡長正統?君死有疑,才是不正之處。”

公子煜聽完,一時怔忡。

半晌,他才幽幽道:“我發現,靖國人的口風都還挺嚴的,這等大事,坊間竟連點消息都聽不見。”

戚言睇他一眼:“好歹也算朝中秘聞。”

怎麽會隨隨便便流傳坊市。

公子煜笑了笑,又往火盆中夾了塊炭,撥弄幾下,讓火燒得更旺些。

再開口時,卻言歸正傳:“靖旬兩國已然交兵,依姑娘所見,你我應當何時動身?”

“不急,且待西戎兵馬先行。”

“姑娘認為,西戎將於何時發兵?”

“快了。”戚言手捧暖爐,“明日,或今晚。”

.

西戎鐵騎果然趁夜奇襲。

靖旬兩國交戰,靖國主要兵力已調往北方,西戎一來,戰事立即吃緊不少。

舊襄世族唯恐靖王倒臺,牽連了自家的富貴榮華,連忙為靖王征兵。

原說襄國已被靖國吞並,舊襄國人本就有為新國君征戰的義務,只是靖王奕生性多疑,連本國人都不敢盡信,更不會重用這些見風使舵的新國人。

還是有大臣為他獻言,如此這般一合計,決意給舊襄人一個表忠心的機會,教他們去和西戎人交戰。

兵陣前列是舊襄國人,後方是靖國人。

美其名曰,壓陣以做策應,實則不過是看守他們,若有棄戰逃亡、臨陣反戈者,立斬不赦。

“豈有此理!”

木桌狠狠地震了一下。

襄國某個破落小屋裏,幾名族老相聚議事,面上皆是忿忿不平。

那拍桌之人猶自怒罵:“這些賣國求榮的鳥人!當年我們同世子征戰衛國的時候,他們在後頭抽冷子放暗箭,如今還要我們幫靖國打仗,當靖人的狗?做他娘的美夢!不怕大爺我半夜砍了他!”

屋中立時響起聲聲附和。

一老者撫須,皺眉道:“若是單說打仗一事,我襄國已亡,襄地也已經並入靖國,我等倒算是新靖人,既是國人,為國君征戰也是分內事。”

那拍桌人神色一變,想說些什麽,老者卻擡手制止:“華氏族長且先聽老夫說完。”

華氏族長面色不虞,甩了甩手,氣呼呼地坐下了。

老者方才繼續道:“只是這兩年,靖國對襄人之苛待,諸君卻有目共睹。”

重刑苛稅,嚴律酷法,不得參政,無權議政。

除去早早投靠靖王的幾個世族,其餘舊襄國人,竟還比不過靖國野人!

“照這勢頭下去,哪怕我襄國人當年未曾殉國,恐怕也茍活不到幾時啊。”

“陶氏族老說得是!”有人附和他,“依我看,不如趁他靖國生亂,我們幾個氏族聯合起來,把他靖國人趕出咱們襄地!”

陶族老點點頭,卻又嘆口氣,憂心忡忡:“我是有這個念頭,可單憑你我幾個氏族……怎能成事呢?當年的人丁便比不上那些大世族,加上亡國前的征戰,人口更是雕零……說這些,不是老夫怕死,只是待我們幾個也走了,大約就真的沒人記得襄國了。”

屋中一時靜默。

半晌,有人拿壇酒來,拍開封泥。

“陶族老如此瞻前顧後,豈有思量周全之日?我孟氏族人只知亡國當日就該追隨世子而去,不過一時偷生,殘喘至今。”

他排開一圈陶碗,依次倒上烈酒。

“我孟氏一族,人皆豪傑,不願與那賣國賊子為伍。今日為國舉事,惟存死志,不問結果,殺不了那靖賊,便殺他幾個投靖的世族敗類!”

“來日與世子泉下相見,我孟氏兒女自可昂揚挺首,無愧於國,無愧於民,無愧於主公!”

說罷,他放下酒壇,摸出一把匕首。

利刃吻過掌心,一串血珠濺落酒碗:“今我孟氏於此立誓,願行覆辟,襄國不興,不死不休!在座諸位,誰願與我歃血為盟?”

其餘幾人也紛紛站立,依次接過了匕首,將血滴落碗中。

端起酒碗,擡手相碰。

“襄國不興,不死不休!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